请在 下方输入 要搜索的题目:

试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和途径。

试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5-07-10 10:15:21
推荐参考答案 ( 由 快搜搜题库 官方老师解答 )
联系客服
答案: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基本民生性服务,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②公共事业性服务,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技术、人口控制等:③公益基础性服务,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④公共安全性服务,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了,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1)意义 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在基本生存权、基本受教育权、基本就业权、基本健康权和基本居住权等方面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步实现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的任务是保障广大社会成员公平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就业服务、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有效转化为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日益强大的人力资本。这对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重要的是通过改革,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同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承担重要责任。社会体制改革就是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为社会成员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通过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社会体制变革,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因此,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的最终落脚点和实现途径在于政府的职责。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的提出,就是为了确立社会公平的基点,同时在新阶段为政府治理明确了责任边界和工作内容。 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社会成员在一般的生存 资料方面已经得到较好的满足,但同时在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就业服务、基本社会保障、基本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一般来讲,城市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相对完善,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相当不健全。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健全而且供给水平比较高,但落后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欠缺而且供给水平也较低。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保障与改善民生,直接依赖教育、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对社会成员的可及性,健康和教育服务的均等化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基本社会保障的均等化,有助于增加居民对未来的稳定预期,有利于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缩小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有助于减少分配失衡造成的消费不平等:有助于减少绝对贫困,有助于弱势人群获得基本的经济机会,形成有效的社会安全网。 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社会稳定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a.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对社会公平的尊重和保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尊重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强调的“程序公平”。此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事关“机会公平”。无论是教育和医疗还是社会保障,都有利于实现机会均等或起点意义上的公平。 b.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化解社会矛盾的追切要求。我国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正发生重要变化。面对这一现实,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扩大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职能,是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举措。 (2)途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种社会价值需要一系列制度安排来实现。 ①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公平正义的主线,一方面,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社会保障等的投入。彻底扭转那种仅仅把基本公共服务视为人道主义的观念,扭转那种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总是要花钱的观念。必须认识到,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正是良好的基本公共服务,使人们形成对未来的稳定预期,才使得消费成为可能。一方面,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财 权与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均衡的财政投入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要保障。同时还要保证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 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相关法制,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体化, 进而实现全国的统一供给和均等化。在这一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中,利益冲突在所难免,有时还会很激烈。当前最紧迫的就是户籍制度的改革。户籍改革的关键在于剥离所附着的不合理的公共服务供给。与之相随的是和社会身份相关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以及各部门、各地区不合理的分配体制。 ③要重视利益均衡机制和改革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今天的中国问题积重难返,不仅仅是偶然的政策失误,更重要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为自己争取利益的能力严重失衡。利益均衡机制一是要解决改革成本的分摊问题,一是要解决改革的成果如何共享的问题。中国已经进入利益博弈时代,利益诉求渠道的畅通格外重要,改革的参与机制就是要使得各种声音能在博弈中体现其价值。
专业技术学习
专业技术学习
搜搜题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