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答:(1)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
①学生学习的接受本性
a.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接受学习,这是由学生所处的教育系统的整体特性决定的。狭义的教育即教学,是一种经验传递系统,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它是由经验的传授者及其传授活动(即教师及其教学活动)、经验的接受者及其接受活动(即学生及其学习活动)、作为传递对象的经验(即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b.在教育系统中,教师所处的地位是经验的所有者和传授者,其职能主要是传授经验。学生所处的地位是经验欲得者和接受者,其职能主要是接受经验。学生通过占有传授者所提供的经验,来掌握前人所创造的经验,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
②学生学习的建构本性
经验的传递本质上不同于物的传递。经验是主观产物,物是客观产物。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经验进行一系列的变质、变形的处理后,才能进行经验的传递。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主动构建活动来接受信息,形成经验结构或心理结构。但是在实际教育情境中,对学生学习的接受一构建这一根本特点存在着错误的理解,进而否定接受学习,主要有两方面的错误认识:
a.将接受学习视为被动的机械的学习;
b.将接受学习与创造性对立起来。
(2)学生学习的派生性特点
①学生学习的间接性
在经验传递系统中,学生主要是接受前人的经验,而不是亲身去发现经验,因此,所获得的经验具有间接性,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间接性将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使学生的学习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②学生学习的定向性
学生的学习是在经验传递条件下进行的,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与方向性。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规律来传授经验,而学生又在教师的正确的符合规律的指导下接受经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③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表现在前后学习相互关联,当前的学习与过去的学习有关,同时也将影响着以后的学习。充分利用这种连续性特点来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的合理的认知结构的建立。
④学生学习的意义性
a.学习方式的意义性
学生要真正地接受经验,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必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必须以有意义方式来进行学习。
b.学习内容的意义性
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媒体或信号所负载、表达的信息来接受经验。传授者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来呈现、讲解教学内容,学习者充分利用原有经验来理解新的学习内容。学习者所接受的内容是前人科学研究的成果,它们反映了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有意义的信息。接受这些有意义的信息,可以促使学生构建合理的、完善的心理结构。
⑤学生学习的言语性
在经验传递系统中,传递经验的主要媒体是言语信号,这使学习者不仅能够掌握具体的经验,而且也能够超越狭隘的具体事物的限制,去掌握抽象、概括的经验。这有助于学生的心理由低级、具体的水平向高级、抽象的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