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计分规则】: 焚烧温度 废物中有害组分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直至破坏所需达到的温度。高于着火温度。 规范要求生活垃圾焚烧温度在850~950℃,一般控制烟气出口温度不低于850℃,而危险废物的焚烧则要求焚烧炉温度高于1100℃,甚至高于1200℃(多氯联苯的焚烧) 废气的脱臭处理,采用800~950℃ 废物粒子在0.01~0.51um之间,并且供氧浓度与停留时间适当时,焚烧温度在900~1000℃即可避免产生黑烟 含有碱土金属的废物焚烧,一般控制在750~800℃ 含氰化物的废物,850~900℃ 停留时间 废物中有害组分在焚烧炉内处于焚烧条件下,该组分发生氧化、燃烧,使有害物质变成无害物质所需的时间称之为焚烧停留时间。包括废物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和烟气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 取决于燃烧反应的速率、有害物质破坏速率 停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焚烧的完全程度,也是决定炉体容积尺寸的重要依据 影响因素:废物入炉的形态(固体废物颗粒大小,液体雾化后液滴的大小以及粘度等)对焚烧所需停留时间影响甚大。 一般要求固体废物的停留时间能达到1.5~2h以上,可以用残渣热灼减量控制。而烟气停留时间一般要求大于2s。 搅拌混合强度 要使废物燃烧完全,减少污染物形成,必须要使废物与助燃空气充分接触、燃烧气体与助燃空气充分混合——扰动方式是关键所在,常用的扰动方式: 空气流扰动 炉床下送风 炉床上送风 机械炉排扰动 流态化扰动 旋转扰动 过剩空气量 空气过剩系数 实际空气供给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一般在1.5~2.0之间 固体废物的性质 主要是生活垃圾的热值和尺寸 热值越高,越有利垃圾的焚烧和热能的利用 垃圾尺寸越小,越有利于垃圾焚烧完全和提高焚烧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