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一)应急医疗救援
(二)控制措施(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三)卫生学评价
(四)实验室检测
(一)应急医疗救援
传染病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组织专业医疗队伍开展应急医疗救援
通过救治感染病例,以减轻疾病危害程度,同时消除或减少携带病原体的传染源数量或降低病原体数量
1现场急救-紧急措施、维持生命、做好防护、尽快分流,在事件发生现场采用紧急措施,来维持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减轻痛苦,环节症状,快速转运。同时注意与传染病人的隔离,做好自身防护,结束后认真对相关物品彻底消毒
2患者分流-根据病种性质不同向不同医院运送
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进行
•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 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 信息公开
1.针对传染源的措施-传染源的无害化措施
Ø 对患者: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Ø 对病原携带者:病后随访、病史追踪、进行病原学检查
Ø 对动物传染源:消灭、隔离治疗、免疫措施、加强管理
2.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对疫源地和污染环境所采取的的措施,不同传播途径,措施不同。
3.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Ø 对接触者:医学观察、留验、卫生处理、预防接种、 药物预防
Ø 对易感人群:紧急预防接种、药物预防
Ø 个人防护:防护用具
Ø 健康教育:及时通报、开展培训、引导正确健康价值
观的形成
4.信息公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处置应当统
准确、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情况和 应急处置的信息。
(三)卫生学评价
Ø 卫生学评价的对象: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医院、 教学场所和生活场所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到的场所。
Ø 重点评价:卫生质量和健康影响因素是否达到并符 合有关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Ø 评价内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前期应急现场快速卫 生评估、中期跟踪评估和事件平息后的终期评估。
Ø 评价步骤:制定计划-现场流调-采样检测-分析报告
确定感染和传染源、确定易感人群、明确传染病的可能传播途径和诊断疾病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开展疫情监测、健康评估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实验室监测方法:直接检测、病原培养、免疫学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