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叙述言语体。其思维线路主要有:a.沿事物发生时间线索叙述;b.沿观察事物一般顺序描述,即先讲引人注目之处,忽略或夸张某些细节,同时叙述人物动作;c.某些有意破坏一般规律的叙述方式。
2.论证言语体。其思维线路主要有:a.沿认知客观世界的一般顺序论述,即先易后难,由表及里等;b.按论证文体一般结构论述——尤其是有稿发言, 即先论点后论据,有引言有结论等; c.无稿论证言语中常见的,从语汇、概念或某一画面引发而去的自由联想思维方式。其内部规律是:循着词与词、概念与概念、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相似、相依或相反性而联想起另一词、概念或画面,再予以发挥。它不一定等于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而更是一种潜意识思维,可以“形象”,也可“抽象”,发言人往往沿类似线索返回发言“主题”。
3.介绍言语体。其思维线路主要是循观察与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介绍,如参观游览介绍或产品介绍等。违反这一规律的做法很少见。
4.礼仪性演说体。其思维线路主要是沿相对固定的套式表述内涵,如祝酒词。因此熟悉这些套式显然很有好处。
5.鼓动演说体。其思维线路主要是联想式与综合式。 6.对话言语体(包括会谈),同上。
由此可见,无论讲话人单独或混合使用何种类型,都有一定的思维线路可循。译员都可以对讲话人的思维逻辑进行归纳,对其叙述或介绍顺序加以排列,或追寻其联想线索,或循固定套式把握其思路。除此以外,译员还可以通过抓重点词与主干词帮助追踪讲话人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