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事故经过:某年某月10日,某县磷肥厂锅炉间为了改用原油作燃料,决定建立从水路码头至锅炉间的输油系统和储油装置。10日上午的工程项目,主要是将输油管道与容积分别为28M3和33M3的两只储油罐连接起来,其中28M3的储油罐原为甲醇储罐,在改制前未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洗处理。当冷焊组长刘某和工人董某在其顶部用气焊割刀开孔时,引起罐内残留甲醇气体燃烧发生爆炸。刘某、董某和罐体被抛向天空后摔下,刘被摔在附近的废铁堆上死亡。董某重伤。爆炸过程中,在33M3储油罐顶部工作的孔某,被气浪震跌地面受轻伤。针对上述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1.原因分析:①这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甲醇储存罐未经清洗即用气焊割孔,气焊火焰引起罐内残留甲醇气体燃烧膨胀所致。②安全措施不力。厂内无明确的责任分工,把甲醇储存罐改作储油罐是厂领导决定的,而对甲醇的性能以及储罐不经清洗进行“动火”的危险性认识不足。③制度不严。参加这项工程的技术人员对甲醇的性能、危害和有关制度是了解的,但在事故发生的当天,厂内又将他临时调配去锅炉间处理其他技术问题而未能在场。这也是发生事故的一个因素。2.预防措施①对甲醇的性能、危害和有关制度不仅技术人员必须知道,而且厂内的职工都必须知道。②必须制定和完善包括动火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制度。③落实好各项防护措施是确保安全的前提,措施落实了,管理到位了,安全工作就有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