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师继续教育
-
1.谋攻之基础在于审己料敌的“知胜之道“
-
2.《谋攻篇》论述的是以谋攻敌,而不是谋划进攻。
-
3.翻译: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
4.“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表明了()在刚柔方面的观点。
-
5.请判断:素有大志的尉缭一次与梁惠王探讨用兵取 胜之道。尉缭认为用兵之道在于“号令明,法制 审”, “兵以静胜,国以专胜”,用兵的目的在于 诛暴乱,禁不义”。这些用兵之道没有得到梁惠 王的认可。
-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己知:
-
7.军事战略是强军胜战之道,更是治国安邦之策。
-
8.谋攻篇认为伐谋与
-
9.孙子兵法《谋攻》篇
-
10.“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强调的是“因敌而制胜”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