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人才的标准,
选拔人才的标准,
发布时间:2024-12-12 22:23:33
选拔人才的标准,
据我所知,有三种:
选德,选才,选功。
选功,
如秦之积功进爵,如企业中一级一级的升迁,
功劳越来越大,职位越来越高。
弊端有二,
一是能做好基层工作的人,未必能胜任高层岗位;
二是功高难赏。
如五代时期那些英主明君,基本上都是积功累进,至进无可进的高位,只有弑主自立。
选才,
如唐之科举制,如比武夺帅,如两队竞赛,才高者胜出。
弊端是至今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一套真正有效的理论模型。
选才的初衷是选能干的,结果住住选成了好看的。
高分低能的家伙太多,
典型是夸夸其谈的赵括,丧师误国。
唐宋元明清历代大考,出了那么多状元,没见几个出息货。
科举演变到后来,成了八股文,纯粹是玩文字游戏了,最多也只能选些孝子贤孙。
呵呵,这也算是无意栽花闲弄草、有心插柳柳成荫吧。
翻翻历史,两榜进士中,还没见有造反的。
选德,
如汉之孝廉制,乡绅官宦举荐有德之人为官。
传到魏晋,演变成了门阀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先汉遂亡于五胡。
后来的汉族,乃是五胡乱华、民族大融合之后的新产品。
选德之法,当权者最爱用。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近代欧美各国的选举制,把裁决权从前任领导那里拿了回来,交给民众。
而民众的平均水准,地球人都知道,相当于小学二年级。
于是,前任领导的后人,固然很难通过选举上台。
但是,通过选举上台的,不论其功德才艺如何,全是些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