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明朝中央官学初名国子学,后改为国子监,学生成为监生,地方设府、州、县学。科举考试规章严格。三年一试,分为乡试(在省举行,中试者为举人)、会试(举人到京城参加会试,及格者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试,中试者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明朝各级学校教育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校规更严格,绝对禁止学生对人对事持有自己的见解,对违反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加以严惩。明中期以来,书院较为盛行。后期的东林书院以其评议朝政活动著名,后遭到魏忠贤得迫害。清朝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上承袭明代制度,但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而书院在清朝时期逐渐成为官办学校。到了近代1905年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