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一:了解国情的人都知道,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近年来在不断拉大。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像城乡产业特性因素、社会经济政策因素、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家投入的二元结构等等,都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笔者以为,着眼于目前现状,从四个方面入手,可以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一是加大以城带乡、以工带农的力度。目前,我国农村虽然已经包含了多种产业,但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与工业相比,农业的生产过程高度依赖于自然地理和气候因素,可控性差,农产品具有易腐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单纯的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但是,让它与工业结合起来发展则完全不一样。一些农产品如果及时进入到深加工的工业生产阶段,就能避免其易腐性等缺陷,还能出口。为实现工业与农业的完美结合,农村有许多事情需要做,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改善农村资源要素的发展环境,使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等。二是必须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比如,乡村公路的修建,乡村水利的建设等等,缺了财力支持,就很难进行。据分析,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速是32.4%,财政支出增速是23.2%,而“三农”支出只增长了23%。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增长37.9%,达到5955.5亿元,差不多要占到中央财政总支出的11%左右,但是我国农村的人口仍然占着大多数,而这11%的比重仍然是很低的。所以,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对发展农村异常重要。三是建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目前,很多地方的农民都有了一套增收的办法,像改种经济性作物,像外出打工,这些已让不少农民脱贫致富了。然而,这些办法毕竟有限,也并不适合所有农民。为此,各地政府不妨有针对性地帮扶辖区内的农民获取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尤其是一些可持续的增收的技能。与此同时,政府应该牵线搭桥,加大金融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民创业等等。四是防止农民返贫的因子活跃起来。这里的“返贫因子”是指农民因患病、教育支出等等而导致的贫穷。事实证明,“畸高的医疗费”和“畸高的大学学费”都是导致农民返贫的重大因素。如何在农村地区构筑起有效的医疗保障体系和教育保障体系,同样是遏制农民返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二: 1.加快和完善市场建设。 2.打破垄断,消除不正当竞争。应通过制定反垄断法和竞争法等法律、法规,限制和打破垄断,逐步消除行业壁垒和垄断,提高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鼓励资本在行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序竞争,促进行业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3.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 4.普及教育。 5.加强税收调节。 6.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应推进城市化,使农民向城市转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应从国家经济全局出发,依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各自的优势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序组织农业剩余劳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采取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并对低收入户实行税赋减免。 7.加快西部开发,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地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努力将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引入到中西部,通过各种形式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居民收入的增长,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8.实行城乡平衡发展战略,缩小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