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定性分析是对研究结果的“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教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研究所获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心理与教育科学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本质,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理论的构建提供依据。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进行心理教育科学研究,定量分析主要有统计分析和测量方法,而统计分析又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通过定量分析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对事物的定性分析必然导致对事物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目的在于更精确的定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之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心理与教育科学中的任何现象、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心理与教育科学研分在搜集了研究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加工整理后,就要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揭示心理和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总之,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既要从质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又要从量的角度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也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互为基础,互相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