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抚养方式:
了解并满足幼儿的需要是提高抚育质量的第一步。幼儿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大多数的父母对生理需要能及时地给予满足,因为任何身体内、外部的不适刺激都会引起儿童的哭闹等情绪反应直至父母消除这些不宜刺激。心理需要主要指幼儿对父母注意、关爱、照顾等的情感需要和活动需要。由于这些需要的隐蔽性,所以较少得到父母的关注。大多数的研究者同意母亲对幼儿发出的信号反应越敏感,表现越积极时,幼儿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可能性就越大。父母应多与幼儿接近(包括目光和身体的接近),多对孩子微笑、逗引、说话,或模仿孩子的发音、动作、话语等。对稍大一点的幼儿的活动,父母则给予关注性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