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答:(1).着手制造目标行业的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关键零部件最理想的情况是,这个部件需要比较高的制造成本,因为较高的进入门槛有助于限制竞争。微处理器和存储芯片就是两个理想的选择。“一家半导体材料工厂需要一下子投资20亿-30亿美元,而你不可能只建半个厂。”三星全球公关部门负责人Lee Keon Hyok说,“你要么一次性建好整个厂,要么就别建。”一旦工厂建成,三星就开始向其他公司销售它生产的零部件。这使它得以了解整个行业的运作机制。(2).先模仿别人,再把对方宰掉三星的成长值得我们思考,在很多人看来,三星是全球最大的山寨企业,但三星山寨有道,并通过自身不断的创新,超越对手而被尊重。三星电子的发展史就可以发现,除了三星对于潜力市场的独到眼光外,它所坚持的一直都是一条从模仿到创新的创业模式。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三星几乎每进入一个新领域都比竞争对手晚:家电业务比松下晚了51年,半导体业务比英特尔迟了10年,手机为主的通信业务上比诺基亚足足晚了122年,但三星却总能后来者居上。在最初缺乏半导体核心技术时,三星以支付专利金的代价引进美国美光科技公司的半导体技术,其后经过不断的技术钻研,三星半导体产品从推出64KB动态内存技术(落后4年),到64MB动态内存技术(与美、日同步),再到256MB动态内存技术(世界领先),前后只用了6年的时间,成为世界第一。台湾地区电子业者将三星视为“台湾公敌”,事实上,它几乎是全球电子业者的敌人。这家韩国电子业巨头,十年之间夺取了日本企业在这一领域中纵横30年的荣光,更是建立起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垂直整合帝国。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日元升值韩元贬值等,均被认为是三星反超日系电子企业的重要因素。华硕董事长施崇棠描述得更直接:“三星擅长模仿别人,再把对方宰掉。”(3).不惜自身亏损,打压价格将竞争对手逼上破产绝路三星在DRAM存储芯片领域,还曾不惜自身亏损,巨额砸盘,打压价格将竞争对手逼上绝路,2009年初原世界第二大DRAM企业奇梦达破产,即与此有关。英飞凌科技公司(InfineonTechnologies)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德国最大的半导体产品制造商,是国际半导体产业富有创造性的领导者。其前身是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于1999年独立,2000年上市。奇梦达公司(QimondaAG)是一家在2006年5月1日由英飞凌科技公司分拆而成的新内存公司,为全球第二大的DRAM公司,300mm晶圆工业的领导者和个人电脑及服务器DRAM产品市场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奇梦达现时是英飞凌的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2006年财政年度净销售额为48亿9千万元,除税及利息前盈利为2亿5900万。奇梦达全球拥有约12,000名雇员,其中包括1,800名研究开发人员;于三个洲拥有五个300mm晶圆生产基地。奇梦达的业务领域主要集中在DRAM内存领域。包括电脑主机中的DRAM内存条,电脑显示卡的显存颗粒,消费级DRAM内存,移动存储装置中的高速DRAM缓存。另外还有闪存存储芯片。另外家用游戏主机方面,奇梦达也有所涉及,例如,任天堂Wii游戏机使用奇梦达GDDR3图形内存。2006年9月18日奇梦达公司与南亚科技公司共同宣布成功研制75nmDRAM深沟技术,相比以前的90nm工艺75nm制程进一步减低芯片的尺寸因而增加了每块晶圆的可分割量约40%。2008年全球DRAM厂陷入严重供过于求危机,纷纷向各政府申请纾困,奇梦达近2年来营运陷入严重的破产危机。2008年12月再度向德国政府、英飞凌和葡萄牙州立银行申请3.25亿欧元(折合4.22亿美元)的纾困金,原本各界都认为奇梦达会在政府的全力支柱下,熬过这次DRAM产业的大萧条,但己丑年关将至整个局势出现大改变。奇梦达23日正式对外宣布,在母公司英飞凌资金拒绝再次挹注资金,以及德国政府也决定放手,不在给予资金援助下,已申请无力偿还负债的破产令,震惊全球记忆体产业,也是在这波DRAM价格战的巨浪之下,全球第1家被垮掉的内存厂商。根据内存厂商透露,德国政府在最后一刻拒绝出资援助,主要是因为奇梦达狮子大开口,除了3.25亿欧元的纾困金之外,额外要了3亿欧元的营运资金,总共伸手要6亿欧元,于是德国政府发现,如果这次投了3亿欧元下去,不但没有回收的机会,且未来就此会成为奇梦达提款机。因此拒绝再资助奇梦达,而大股东英飞凌更是拒绝再拿钱出来,奇梦达只好宣布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