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考试指南
试卷
请在
下方输入
要搜索的题目:
搜 索
兴观群怨 名词解释
兴观群怨 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
2025-03-05 17:05:51
首页
职称继续教育
推荐参考答案
(
由 快搜搜题库 官方老师解答 )
联系客服
答案:
孔子对文学的社会作用的理论表述。语出《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前人认为作品“引譬连类”能“感发”读者“意志”,是兴。“考见得失”是“观”。群是能使“群居相切磋”,即帮助人们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怨是能“怨刺上政”,促使政治改善。要之,兴观群怨大体概括了文学的审美、认识、教育作用。故王夫之云:“诗尽于是矣。”但孔子此说归根结底是为“事父”、“事君”服务。
相关试题
1.
兴观群怨 名词解释
2.
名词解释:“兴观群怨”。
3.
兴观群怨
4.
“兴观群怨”说
5.
“兴观群怨”的文学主张
6.
提出兴观群怨的是哪位作家
7.
提出文学具有“兴观群怨”功能的是
8.
[单选题]“兴观群怨”说的提出者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老子
9.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0.
[名词解释] AN/
热门标签
公考题库
中国移动笔试题库
医学基础知识题库
华图教育题库
银行从业资格证题库
行政能力测试题库
法律知识考试题库
公基题库
民法考试题库
综合能力测试题库
体育理论考试题库
图形推理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国企笔试题库
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题库
农行笔试题库
综合知识题库
社区工作者题库
个人客户经理考试题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