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答∶
(1)自我辩解
犯罪人犯罪动机形成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冲突。为了克服内心冲突,减轻心,理繁张,和里人会产生种种特殊的心理防机制,为自己将要实施的犯罪行为进行自我辩解。犯罪人在犯罪前采取的自我部解的方式主要有合理化、比拟、投射、补偿等。
①合理化
犯罪人在即将进行犯罪活动之前常常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来粉饰自己的犯罪行为,以消除内心的恐惧和紧张,求得内心的平静,使自己能心安理得地实施犯罪行为。
②比拟
比拟是犯罪人把自己的犯罪行为与社会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价值或有名的人或团体的行为相提并论,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胆量,以便可以从容地、理直气壮地实施犯罪行为。
③投射
投射指犯罪人将自己的观点、欲望、态度、性格特点等转移到被害人或其他人身上,认为他们和自己一样有着不合法的行为倾向和不光彩的想法。这种投射心理使犯罪人打消对被害人的怜悯和同情,避免产生良心谴责,从而可以断然地实施犯罪行为。
④补偿
有的犯罪人由于自己有生理缺陷或社会经济条件差、受教育少等原因,在社会交往中受到各种拌折,为使自己达到一种心理平衡,往往采取一些过激行为来弥补自己的缺陷。
(2)犯罪决意形成状态
犯罪人在经过激烈的动机斗争,确立了犯罪目的之后,进入到犯罪决意形成状态。形成犯罪决意是在犯罪动机产生之后,犯罪行为实施前的一个心理运行阶段。
预谋犯的犯罪决意是经过缜密思考和准备,经过较长时间地选择时机、确定方式而形成的;机会犯的犯罪决意与犯罪机遇的出现有密切关系,因此,形成时间较短,没有预谋犯那样完整周密的计划;冲动犯的犯罪决意是由于强烈的外界刺激作用,情绪难以自控时而骤然形成的,其特征是犯罪决意形成前,犯罪人的意识范围狭窄,根本不可能有时间考虑犯罪的时机和方式。
(3)等待犯罪时机时的焦虑状态
犯罪决意形成后,一切犯罪准备工作就绪,犯罪人进入等待犯罪时机的状态。在等待犯罪时机时,犯罪人会因担心自己的计划暴露,担心实施犯罪过程中遇到的麻烦,担心目的是否能达到等问题而产生焦虑心理。这时,犯罪人常'常有一些异常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尤其是初犯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