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阿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作品对阿Q的阶级地位和生活处境作了明确而具体的描写:他没有土地,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的职业,靠打短工、做帮工维持生活,是一个地道的赤贫的乡村劳动者。2)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他不敢正视现实,常以健忘来解脱自己的痛苦;他同时又妄自尊大,进了几回城就瞧不起未庄人,又因在城里有不符合未庄生活习惯的地方便鄙薄城里人;他身上有“看客”式的无聊和冷酷,如向人们夸耀自己看过杀革命党,并口口声声“杀头好看”;他更有不少符合“圣经贤传”的思想,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严于“男女之防”等等;他有着守旧的心态,如对钱大少爷剪辫子深恶痛绝,称之为“假洋鬼子”;他身上有着畏强凌弱的卑怯和势利,在受了强者凌辱后不敢反抗,转而欺侮更弱小者。阿Q的这些小生产者的弱点和深刻的传统观念,说明他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农民。3)阿Q的不觉悟突出地表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阿Q最初是“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但当现实的阶级压迫将他逼到绝境,而辛亥革命的浪潮又已波及未庄时,在他朴素的阶级直感中,终于产生了“要投降革命党”的愿望。阿Q成了未庄第一个起来欢迎革命的人。但是他对革命在态度上的这种变化,并不是政治上的真正觉醒,因为他对革命的认识十分幼稚、糊涂、错误。阿Q是带着传统观念来理解眼前的革命的。他向往革命,不是为了推翻豪绅阶级的统治,而只是“要什么就有什么”,阿Q拖着狭隘的原始复仇主义,认为革命后“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总之,阿Q这种革命观,是封建传统观念和小生产者狭隘保守意识合成的产物。4)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他用最虚无的未来宽解眼前的窘迫,他连老婆也没有,却还夸口“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他以自己的丑恶去骄人,别人说到他头上的癞疮疤时,他却认为别人“还不配”;他用自轻自贱来掩盖自己所处的失败者的地位,他被别人打败了,就自轻自贱地承认自己是虫豸;他用健忘来淡化所受的欺侮和屈辱,他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便用“忘却”这件祖传法宝,将屈辱抛到脑后。总之,阿Q在实际上常常遭受挫折和屈辱,而精神上却永远优胜,总能得到满足,所凭借的就是这种可悲的精神胜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