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幼年期:从种子萌发开始,到具有首次形成花的潜能(有成花生理基础)之前的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开第一朵花为止。)幼年期的特点:地上、地下部分离心生长迅速,光合和吸收面积不断扩大,后期长势减缓,进入性成熟时常出现首次开花。景观形态和栽培习性可塑性大,树冠、根系扩展快;枝条组织生长不充实,易发生冻害。调控途径:加强营养生长,促进树体健康均衡生长;合理整形修剪,使树体形成良好的骨架;对观花树木要促其营养积累,提早形成花芽并开花;加强树体防寒保护,修剪要轻。2、青年期:从开第一朵花起至大量开花,树冠逐渐扩大时期。青年期特点:树木的可塑性低,从生长占优势往生长与发育趋于平衡的过渡时期。调控途径:起初轻剪,随开花和结果量的增加而加重修剪量,以平衡树势。加大骨干枝的角度,使枝条开张,促进树冠内通风透光。3、成年期——树冠及开花结实的稳定时期。特点:开花繁茂,代谢产物交换恶化和开花结实消耗大量的营养,使枝条和根系的生长受到抑制。地下部分的须根大量死亡,树冠内部发生少量生长旺盛的更新枝,开始出现向心更新。调控途径:注意树体营养调控,增强树势;精细修剪,均衡配备营养枝、育花枝,维持生长势,防止树木早衰,延长成年期的时间。4、老年期(衰老期)成年期以后至树木死亡的时期。特点:树体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输导组织老化,土壤肥力片面的消耗,根系吸收和叶片光合能力降低,开花结实消耗大量营养,树体衰老,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能力降低,病虫害滋生。调控途径:深翻土壤,开沟施肥;修剪根系,多施氮肥、有机肥,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骨干枝进行重剪,回缩树冠,促发新枝;及时补树洞等措施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