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计分规则】: 轨迹交叉理论是研究事故致因的理论,广泛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中。该理论认为,设备故障(或缺陷)与人为失误在时间、空间上出现轨迹交叉,则会产生事故,而事故发展过程一般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具体内容如下:1、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生理、心理、环境、行为几个方面而产生:(1)生理、先天身心缺陷;(2)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3)后天的心理缺陷;(4)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5)行为失误。 2、物的因素运动轨迹在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中,在生产过程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1)设计上的缺陷,如用材不当,强度计算错误、结构完整性差、采矿方法不适应矿床围岩性质等;(2)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3)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4)使用上的缺陷;(5)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 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按其(1)→(2)→(3)→(4)→(5)的方向顺序进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按其(1)→(2)→(3)→(4)→(5)的方向进行。人、物两轨迹相交的时间与地点,就是发生伤亡事故"时空",也就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情况下人与物又互为因果。例如,有时物的不安全状态诱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促进了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发展或导致新的不安全状态出现。因而,实际的事故并非简单地按照上述的人、物两条轨迹进行,而是呈现非常复杂的因果关系。轨迹交叉理论突出强调的是砍断物的事件链,提倡采用可靠性高、结构完整性强的系统和设备,大力推广保险系统、防护系统和信号系统及高度自动化和遥控装置。这样,即使人为失误,构成人的因素(1)→(5)系列,也会因安全闭锁等可靠性高的安全系统的作用,控制住物的因素(1)→(5)系列的发展,可完全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