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 下方输入 要搜索的题目:

《传习录》记载了明代大儒王阳明与弟子的这样一段对话。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将来如何开展工作?

《传习录》记载了明代大儒王阳明与弟子的这样一段对话。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将来如何开展工作?

发布时间:2025-02-27 18:26:19
推荐参考答案 ( 由 快搜搜题库 官方老师解答 )
联系客服
答案:王阳明的深刻之言告诫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经历各种事情的考验、锻炼,才能够立足社会,才能够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就像习总书记谈到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墩墩苗”的比喻,年轻干部须多在事上磨,才能不断获得持续成长的动力。“事上磨”能够锻炼心智、提升能力。一方面,艰苦的磨砺会帮助年轻人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拥有更加平和的心态,遇事更加沉稳耐心、对待突发矛盾和紧急问题也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另一方面,通过在工作中完成领导布置的困难工作,能够帮助年轻人逐步树立大局意识,养成从全局角度看问题的习惯,处理棘手和复杂的问题,能够提高沟通协调能力、提升专业技能,使工作变得更加顺畅。正如习总书记在青年时就曾到梁家河磨炼,在那七年里获得了心智上的成长,也获得了能力和眼界上的提升,为现今带领中国实现伟大复兴奠定了能力基础。但相反,如果年轻人不在事上磨,就不能有成熟的心智应对多变的社会,也没有应对和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不能习得真正的本领而立足于世界。如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啃老一族”,从内心里面就拒绝融入社会,遇事逃避和退缩,只会依赖父母,最终一事无成,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如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公务员,我们必须要有主动接受磨砺的态度,并且能够在磨练当中让自己不断成长,从容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与磨难。第一,主动积极接受“事上磨”。作为公职人员,我们必须树立起不怕苦、不怕累的观念,主动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参加业务比拼、解决实际矛盾、勇于攻坚克难等,只有真正接受风雨的洗礼,才能磨砺自己、锻炼自己。第二,“事上磨”要巧“磨”,拒绝“死磨硬泡”。在工作中经历棘手事件我们可依托于“互联网+政务”,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来解决。如可以采用手机预约解决群众等候时间长的问题,采用微信公众号留言板功能提供群众便捷的交流渠道,采用微博开展专业知识、办事流程的普及等,从而让群众更加满意。第三,有效总结“事上磨”经验。苦难只有思考之后才会变成自己经验,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棘手的事情冷静处理之后,要对自身及前辈妥善处理此次事件的态度、语言措辞、解决方式、灵活途径都进行反思总结,从而成为自我工作成长中的“葵花宝典”。
专业技术学习
专业技术学习
搜搜题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