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中医历来十分重视人和自然环境的联系。自然界的任何变化,如时令的交替、 气象的变迁、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均可使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人体为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在生理上必须做出适应性的调节。如一年间气候变化的规律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在夏热之时,人体以出汗散 热来适应,而天气寒冷时,人体为了保温,媵里就密闭而少汗。所以在护理上应注意, 夏天人体媵里开泄,解表不可发汗太过,而冬令季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心血管疾病 更为重要。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阳气在白昼偏盛且趋于表,夜间偏衰而 趋于里,故疾病在一日内也就呈现“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为护理上加强 夜间病情观察提供了依据。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要素之一,地域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 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脏腑功能。如江南地区,地势低平,气温 温暖而湿润,人体的媵理多疏松;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多山,气候寒冷干燥,人体的媵 理多致密。故西北少用寒凉之药,东南慎用辛热之品。在起居护理方面要注意居住环境 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