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幼儿争抢玩具其实是在同伴交往中所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的表现,其本质原因是幼儿自身性格的不稳定、情绪控制能力不强、社交技能缺乏。其表现方式有:攻击、告状、哭闹、破坏别人的游戏、耍赖等。幼儿争抢玩具在幼儿园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对于此类问题,作为教师,我会积极地进行处理。 首先,我先静静地观察,尝试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并没有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和情绪爆发,我会在一旁静静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大概情况,尝试让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这是幼儿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契机。 其次,如果幼儿争抢过程中出现了肢体摩擦、情绪爆发或者协商过程出现僵持,我会适时出现进行正确的引导,用提建议的方式去和解,比如建议小朋友一起玩,或者是把两名幼儿玩玩具的时间错开,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冷处理。 最后,预防此类情况出现,我会进行所有权和分享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教给幼儿公共玩具谁先拿到谁优先玩的原则,并让幼儿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对遵守原则礼让的幼儿提出表扬,梳理幼儿学习的榜样。 总之,出现玩具争抢行为,正是幼儿学习的契机,我会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教育,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增添相应的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