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道德具有继承性
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之一,从其源头上看,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是利益的反映,在阶级社会始终是阶级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其流上看,道德的发展是一个前后连贯、互有联系的历史过程。
②任何一种思想体系和社会意识,都是以先代的成果为基础,作为由以产生、形成的前提。“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时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存在连续性,所以作为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道德,也必然存在着继承性,因此在道德遗产问题上,无产阶级就应当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坚持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看作人类道德合乎规律的发展,看成是人类道德优良传统的当然维承。
(2)道德存在继承性的客观依据
①社会经济条件的连续性决定了道德的维承性,随着经济形态的更替、社会历史的变迁,道德也前后相继地改变着自己的历史类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具有连续性,道德作为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意识形式,作为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制约的特殊的上层建筑,无疑具有它的继承性。
②道德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们运用善恶观念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每个历史时代的道德,都是这种反映的一部分,当代的人们要更好地通过道德这种方式反映社会存在,就必须借鉴以往的道德经验,而以往的道德经验也是人们认识和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创立新道德的思想基础。这是道德之所以具有继承性的又一个客观根据。
③伦理关系的相同性决定着道德的维承性,任何时代、任何阶级的人们都会经常碰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民族、国家的关系,都要对这些关系加以认识、处理,道德正是为适应调节人我、群己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当代的人们要更好地处理和调整这些关系,也需要借鉴以往历史上人们处理这些伦理关系的经验,并且不可能完全抛开伦理关系的历史联系。
④各阶级道德的共同性决定了道德具有继承性,各阶级道德中存在着某些共同的东西,所以道德才具有继承性。由于道德具有维承性的特点,所以无产阶级在建立和丰富自己的道德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对历史上的道德遗产进行批判地维承,从以往的道德理论、道德规范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中,吸取合理的成分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