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指为了解决某个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一系列可接受的方案或计划,在政策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论和审查备选方案基础上,最后形成正式政策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确定政策目标、设计备选方案、评估和选择方案。1)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期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社会效果或所要避免的消极社会影响。政策目标可以确立政策制定的方向,可以为备选方案的设计和筛选提供依据,可以为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提供基本依据。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两个主要环节:一是政策目标的设计正确,这是决策者的主要职责;二是不同的参与者对政策目标的认同,这涉及民主参与问题。2)备选方案的设计。备选方案的设计是指围绕政策目标采取的,以实现政策目标为目的而进行的设计、谋划、拟定解决方案的活动过程,是寻求解决政策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下级给上级提出的策略必须至少有两个,而且必须说明各自的优劣和得失,可供上级考虑和选择。只会提出一个方案的下级是不称职的,必须坚决撤换。3)备选方案的筛选。备选方案的筛选就是在对备选方案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择优的过程。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对方案价值、方案可行性、方案效果、对方案风险进行论证评估。对备选方案的筛选要遵循以下三个标准:第一,政治价值标准。科学合理的政治价值标准要体现出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第二,成本一效益标准。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预期的社会整体效益的政策方案才是高质量的政策方案。第三,伦理道德标准。良好的政策方案要符合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4)政策方案的最终抉择与合法化。在经过备选方案的筛选之后,将进入到政策方案的最终抉择阶段。这一阶段就是在评估、论证各种备选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最后选择出最佳政策方案的过程。备选方案的筛选是确定最终政策方案的前提,最终政策方案的抉择是筛选备选方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