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故闻《蓼萧》之诗,则知泽及四海也;闻《禾黍》之咏,则知时和岁丰也;闻《北风》之言,则知威虐及人也;闻《硕鼠》之刺,则知重敛于下也。”( )
- 首页
- 教师继续教育
-
1.孔子说:“故闻《蓼萧》之诗,则知泽及四海也;闻《禾黍》之咏,则知时和岁丰也;闻《北风》之言,则知威虐及人也;闻《硕鼠》之刺,则知重敛于下也。”( )
-
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是()的观点
-
3.“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说明( )
-
4.知之为之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5.知之为之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答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6.【填空题】不尽知用兵之害者, 则不能尽知()也
-
7.“闻其声知其人“属于
-
8.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
9.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
10.荀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