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考试指南
试卷
请在
下方输入
要搜索的题目:
搜 索
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及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及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5-06-26 16:29:21
首页
教师继续教育
推荐参考答案
(
由 快搜搜题库 官方老师解答 )
联系客服
答案:
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及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指从需要采取某种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就总体过程而言,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制定和操作货币政策的全过程,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外部时滞指实施货币政策的时滞,即从新政策制定到它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又可以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从我国的情况看,信贷规模控制是货币政策的传统工具,其主要是通过调控银行体系的贷款总量来实现的。就银行体系总体而言,贷款是目前我国银行体系的主要资产业务,各项存款和流通中现金(M2)则是银行体系负债的主要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银行体系的贷款总量增长率是货币政策主要的工具变量,而M2增长率则是主要的中介目标。因此,控制贷款总量,将直接作用于中介变量M2,但传导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这一判断,我们可以从贷款总量与M2的增长关系分析中,得到验证:信贷总量与M2增长关系分析图(%)
(a)
(b)[11-7]图11-7(a)反映了1986-2003年间M2增长率与当年的贷款总量增长率变动关系,图11-7(b)则反映了1986-2003年间M2增长率与上年的贷款总量增长率变动关系。从图中两条曲线的走向可直观地看出:图11-7(b)图的贷款总量和M2这两个变量增长率的变动趋势明显比左图接近,反映贷款总量变动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滞后效应。对此,我们可以作进一步的计量分析来证明之。贷款总量与货币供应量相关性检验表(1986年~2003年)被解释变 量解 释变 量相关系数(R)自由度(n-2)相关系数临界值(λ)=1%=1‰M2M2t 1贷款总量增长率 (L)0.5490.65716150.58970.60550.70840.7246[11-8]据表11-8的分析,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论:R( M2,L )<11 ,0.01,表明贷款总量与当年M2的增长率在1%的水平上不显著,二者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不明显;R( M2t 1,L )>10 ,0.01,表明贷款总量增长率与次年M2增长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二者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这正证明了我们在上面所作的结论:控制信贷规模这项政策工具主要作用于货币形态的金融资产总量M2,并且,信贷总量对M2的作用具有滞后性,时滞约为一年。因此,仅由工具变量对中介变量的效果分析,其间就存在着大致一年的滞后期。
相关试题
1.
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及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2.
2021年,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是()。
3.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4.
结合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论述货币政策
5.
法定数字货币将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6.
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
7.
简述金融创新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8.
中央银行独立性对货币政策有何影响?
9.
6,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实施
10.
3.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都运用了哪些货币政策工具?
热门标签
国家试题库
事业单位面试题库
银行笔试题库
中国农业银行笔试题库
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后备干部考试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3500题库
资料分析题库
事业考试题库
执法考试题库
护士考试题库
北京题库
银行考试题库
计算机题库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常识题库
考研政治题库
教师进城考试题库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题库
滴滴考试题库答案
征信题库